跟我比較熟的朋友,
應該都知道我最近一週(2020/10/m)
每天都再掛牌大立光(TPE:3008)零股。
大立光最近遇到一些狀況,
導致股價由最高點將近腰斬,
我逢低接手,會不會擔心接到像是『紅茶店』(TPE:2498),
接在半山腰,一路到山底呢?
我個人認為是不會,以下文章繼續說明。
內容目錄
大立光遇到甚麼問題
主要還是受到美中對抗影響,
在美國一連串政策打擊限制華為下,
手機出貨大受影響。

華為訂單在第三季直接歸零,
導致20年第三季營收年減20%,
且投資人詢問未來業績展望時,
執行長林恩舟直言:就是「Uncertain」
與本網站一直在觀察的經濟股票前景一樣,
未來的不確定性相當高!
目前公司表示第四季狀況看起來會與第三季差不多,
且大環境的狀況,
目前低階手機銷量比高階手機來的好,
因此大立光在失去華為這中國最高階手機客戶後,
暫時落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法說會看到我笑出來
股東:我們對於第四季業績展望如何?
林恩平:十月和九月差不多,十一月看不到
股東:十一月的能見度,往年都是十一月高峰後往下,今年不是說往下而是說看不到,是不是有機會往上?
林恩平:就是看不到我怎麼知道上下?
股東:從報章雜誌看到公司對持續投資有信心,請問信心的來源是哪?是產品或是技術嗎?
林恩平:那是報紙寫的,我沒有說過什麼信心不信心
這個法說會,與其他一般上市公司的法說會比起來,
可以說是講得相當直接了當,
而且他也不考慮股東的心情,
業績不好就不好,不知道就不知道,
一般的法說會可能發言人會用比較婉轉或是迂迴的方式回覆。

這個直球對決倒是讓我相當欣賞!
也因此我認為大立光的法說會內容可參考度更高,
整理為以下七點:
1.主要營收下降是來至於H客戶停止生產(後續有人發問直言H就是華為了)
2.毛利會下降也是因為高階產品隨著H客戶出貨下降
3.目前市場上低階銷量較好,對大立光高階產品不利,因此研判H客戶的空缺其他客戶不一定填得滿
(註:H客戶的市場手機空缺可能會由其他手機填滿,但不一定都是高階)
4.價格永遠與規格相連(不打算因為市場競爭而降價)
5.未來需求不確定性高,客戶表現消極
6.AR、VR市場目前需求低,且公司在這塊上沒有特別優勢
(註:大立光的優勢還是在於小鏡頭)
7.產能持續擴充計畫目前不會改變(預計2023年增加台中三個廠)
看完以上,可以發現利空因素非常多,
這也是為什麼大立光股價在近期表現會接近腰斬的主要原因。
為何我對大立光仍然有信心
雖然上面講述了這麼多近期以及較近的未來不利的因素,
但我仍然對這家公司有信心,
仍然認為這家是個有競爭力的好公司,
對於左側交易者來說,
好公司下跌當然要進場買入!
左側交易者與右側交易者:左側交易者是當好公司股票下跌時進場購買;而右側交易者則是當股票止跌回漲時再進場買入。
我認為大立光仍然是好公司的原因如下:
大立光是多P佼佼者
標題下的很容易誤會,
大家不要太興奮請往下看。
所謂幾P在光學鏡頭中代表的是一顆鏡頭有幾片塑膠鏡片,
如果說是3P的話則代表是3片塑膠鏡片(3 Plastic)。

而越多P的鏡頭除了可以提高像素外,
更可以加寬照片的視角,降低圖像外圍的變形狀況,
因此越高階的手機往往使用的鏡頭P數越多;
然而相對的當P數越多時,
良率與生產成本的控制也是成幾何倍數的上升,
假設如果是3P鏡頭的難度是1的話,
那5P的鏡頭難度就是3P鏡頭難度的4倍,
6P則是8倍依此類推。
而目前大立光已經發展到8P境界,
據公司透漏8P的單價就比7P多約40%,
這對毛利率高達69%上的大立光來說,
是未來很重要的成長動能。
註:台積電毛利約46%
但公司也坦言目前市場是對這麼高階的鏡頭需求並不高,
因此短期內難有顯著的注益。
專注完美,近乎所有高階手機市占率
大立光專注於高階的相機鏡頭戰場,
其他如僅需要用到2~3P的感測鏡頭、
車用市場等,
都不是大立光專注的領域。
除了上述講到的多P鏡頭以外,
大立光另外又發展了自由曲面鏡頭(Freeform lens),
可以修正邊緣變形問題;
潛望式鏡頭如華為的P30,
利用P+G的技術(塑膠+玻璃鏡頭)
可大幅增加手機的變焦能力,
讓遠距變焦的畫質很差這件事情走入歷史。
種種的發展皆顯示,
在高階產品市場上大立光有強大的優勢,
且其他公司難以超越。
●手機鏡頭規格:6P
採用該規格已上市手機:iPhone11
市場推估將採用機型:iPhoneSE2
●手機鏡頭規格:7P
採用該規格已上市手機:華為Mate 30 Pro
市場推估將採用機型:iPhone12、華為P40、三星Galaxy S11
●手機鏡頭規格:8P
採用該規格已上市手機:小米CC9Pro尊享版
市場推估將採用機型:三星Galaxy S11
資料來源-商業週刊:廣發證券、富邦投顧、小米
專利搭起的護城河
大立光截至目前有2,700篇專利,
幾乎5P以上的專利都讓大立光包辦了!
而其他相對台廠的專利篇數呢?
頂多600~700篇,
當其他廠還在搞3P時,
大立光已經開始寫5P的專利了,
現在甚至8P都還沒有真正的商業化,
9P專利已經開打!
雖然說專利數不完全等於公司的競爭力,
但在專利的壁壘下,
其他公司要進行技術研發必須繞過大立光已設專利的設計,
這往往會讓競爭對手的研發團隊進度受阻,
這也是我認為大立光最強的護城河之一!
毛利高有時候就是競爭力的說明
2017年時,
準備赴往美國和Apple談論一顆鏡頭的報價,
當時公司鎖定的底線是一顆鏡頭0.99美元。
Apple在庫克的領導下,
供應商對他們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穩定的需求量,
而恨的是Apple對供應上兩面殺價手法,
又狠又準的讓供應商不要不要的!
因此大立光在前往美國前已有心理準備是一場硬仗!
但沒想到與蘋果採購見面後,他們拿出一疊報告指出
「大立光的產品良率、鏡頭產品射出成型狀態、產線規模、物料進口和加工成本,因此經評估,給予你們10%~15%利潤空間是合理的,我們幫你算出每顆鏡頭約1.1美元,可以嗎?」
連蘋果都殺不了價的大立光,
證明了他們在業界技術上的價值!
大立光競爭力小結
回顧一下這次大立光跌倒的原因,
1.大客戶被美國打趴
2.市場現在低階賣比較好,產能填不滿
第一點也不是大立光的問題,
第二點更不是!
在戀愛的領域以外,
你不會說出因為你太好了我配不上你,所以我們要分手這句話吧!
所以我認為大立光所有的競爭力、強項、護城河都還在,
僅是因為外界的因素干擾導致股價下降,
因此此時購入是個很好的買點!
但投資者也要有心理準備,
一來大環境不知道何時會改善、
二來目前像是VR等其他需要鏡頭的領域,
還未發展到需要大立光如此高階技術的鏡頭,
所以可以說目前大立光會暫時落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狀況。
因此將此筆投資看為長線投資,
我認為是比較符合現實的。
我的估值
依照本益比河流圖來看,
我認為本益比15倍以下是可以買入的點,
而22~23倍是我會考慮賣出的本益比倍數。
再依照我預估的EPS來看,
2020年我自己預估EPS會落在180~190間,
因此我給的估價會在2,900~4,000間,
但我會選擇在3,000以下開始布局。
而目前法人對於大立光的估價為3,750元,
打個八折仍有獲利空間。
※以上純為筆者投資心得分析,不建議直接納入當作投資建議
※就算再看好的公司也建議分散資金分批投入
2021 Q1 大立光法說會重點
1.市場:
目前大立光的強項8P鏡頭,仍只有高階手機款在使用,目前僅有小米與三星合起來共三款旗艦機,其他像是iPhone仍在用7P鏡頭,因此8P鏡頭目前市場競爭力不高。
2.研發:
擴大自製VCM(音圈馬達)業務,透過Actuator(致動器)與鏡頭整合,縮小鏡頭,使手機更輕薄。這邊是觀察Iphone 13的超廣角鏡頭會不會應用到大立光的產品,如果有的話可望推波業績。
音圈馬達:透過微小的馬達調整手機相機防手震的功能,其技術困難處在於馬達尺寸越小越不容易散熱,怎麼樣兼顧散熱功能與馬達功能是這個技術的看點。
致動器:轉換能量使機械做動。應用在手機鏡頭上目標為以極小化能量,調整光學鏡頭的動作。
3.產能:
產能擴張策略維持不變,先前投入80億新建三間廠房,預計在2023年試產。
4.財務:
認列1.5億匯損,Q4毛利率下降;受到華為缺口、原物料短缺影響,公司營運與獲利有所衰退,預計2021年二三季也不會多好。但公司帳上現金很多,且未來投資方向大致上已經底定,因此2020年度將發放91.5元現金股利,配發率為50%,以3000股價來看殖利率約有3%。
小結
目前預估大立光2021年的EPS為170~180元,本益比現在坐落在約17倍,
如果看本益比河流圖目前處於低檔位置,我認為20倍本益比是大立光目前的
合理水位,但其實很多外資法人都認為大立光在3000上下已經充分展現價值
值!而我對大立光來到3500左右有信心是因為2021/2~3時,大立光也沒發生
什麼好事就來到3500,只是每次法說會恩舟老大講實話就會掉一陣子。
另外雖然手機市場看起來並沒有像電動車一樣欣欣向榮,但我覺得有另一塊市
場是未來大立光可以期待的-VR市場。
目前滿倉不會加碼,但會持續持有。
鯊鯊
同意板主分析的想法,畢竟在追求不斷進步的世代,不會因為你技術太好而被市場淘汰
霖
我也覺得她的護城河夠深,不向某紅茶根本亂推的行銷策略XD
但還是買不起呀 哈哈哈~~
Wesley
可以試試看買零股~10/26開始就可以盤中交易了喔!
大立光3008
請問版大目前還是持有嗎? 最近漲一波了,版大後續如何看待?
Wesley
看到您的留言時已經又跌下去了。
目前還是持有中,但會觀察到2022 Q3,營運狀況是否有如法說會一樣看到轉機。
仍然是好公司,但時機不對,會轉倉是由資金效率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