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八月除了該買甚麼供品祭拜好兄弟外,
另一個比較常遇到的問題就是
我該抱著股票領股息,還是趁著這波上漲賣掉?
本篇主要會回答除權息相關的內容,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內容目錄
什麼是除息?除息後股價怎麼算?
除息簡單得來說就是經過了一段時間,
一季、半年或是一年,
公司有賺錢(某些公司有時候沒賺錢也會發…)
將部分的現金交還到股東的手上,
市場上稱發放現金股利的動作為除息。
注意我這邊用的是交還而不是發放,
除息就是一個左手換右手的過程,
舉例來說當一家公司除息前股價為90元,
並決定發放5元的現金股利,
則發放日的當天股價會變為85元(90-5)元。
除息後股價=除息前股價-配息金額
那既然都是自己的錢,
為何大家聽到領股息還會這麼high?
重點不是領股息,而是填息!
前一篇文章介紹金融股定存有特別說過,
當你以領取股息為目標時,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會填息。
也就是以上述的例子來說,
當90元股價發給你5元現金股利變為85元後,
股價是否會漲回90元。
沒有填息的股價都都不算真的賺到錢!
但當股價有完成填息時,
你就會實打實的拿到現金,
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在追求配息股的原因,
畢竟拿到現金的『感覺』還是比帳面上賺錢還來的好。
什麼是除權?除權後的股價該怎麼算?
除權通常是公司需要現金增資時採取的手段,
透過增加總股本數獲取市場上更多的資金。
簡單的來說就是公司給市場股票,市場給公司現金。
聽起來除權增資跟市場要錢好像有點遜,
但現在大名鼎鼎的台積電在發展期也是有過除權的!

所以除權可以視為將整體在外流通股數變多,
那除權後的股價算法也比較特別一點!
通常公司會以「發配股票股利X元」,
而1元股票股利則代表每1股配0.1股股票股利。
因此舉例來說當你有某家公司一張股票,
今年該公司配股票股利1元。
一張股票有1,000股,每一股配0.1股票股利,
則你有一張配一元的情況下你會拿到100股(1000股*0.1)
那整體股價會變為 除權股價/(1+股票股利(元)/10)
假設除權股價為100元,配股票股利1元,
則除權後的股價為
100/(1+1/10)=90.9元。
除權後股價=除權前股價/(1+配股金額(元)/10)
雖說通常配股票股利代表是公司在擴張需要金錢,
但也不代表公司未來會持續成長,
畢竟公司在投資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失利,
因此不建議將配發股票股利的公司當作成長股來看待。
那如果同時配股又配息,股價該怎麼算呢?
如果該公司同時執行配股配息,
則先將配息股價扣除後,在進行配股票股利計算。
假設此公司配股配息前股價為100元,
今年打算配發5元現金股利與1元股票股利,
則配股配息完後股價計算如下:
step1:先計算配息後股價
100元-5元=95元
step2:後計算配股後股價
95/(1+1/10)=86.3元
配股配息後股價=
(配息前股價-配息金額)/(1+配股金額(元)/10)
挑選配息股票需要注意什麼?
雖然上述說配息只是資金左手換右手,
但今天公司能有辦法配息,
代表公司還有餘力可以擠出現金給股東,
也通常代表公司營業有盈餘。
但這都是講通常,發生反常的狀況也是出現過,
那麼什麼現象發股息時是反常,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呢?
(1)公司沒有賺錢但還是發放股息。
看公司有沒有賺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EPS 每股盈餘,
若為負數則是當季或當年公司營業狀況是虧錢的。
(2)公司發放「公積」現金股利
公積定義為
a.以前股價發行溢價
b.受贈股
c.庫藏股溢價受益
所保留的資金,
簡單的來說就是以前省下來或賺來的祖產。
當今天公司用公積來發放股利,
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懷疑公司是否今年沒賺錢?
發放股利是否是應發吃老本?
我該領股息還是賣股票?
台灣人很愛領取股息,
因此部分配息股票在除權息前會有一波上漲行情,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問我:
該賣股票還是領股息呢?
我建議可以思考以下幾個方向
(1)如果你挑選的是成長中的股票,那就不要賣
道理應該很好懂,你賣了價格可能就一去不復返了,
因此建議若你挑選的個股是在漲勢中,
且看起來也是未來的趨勢時,就牢牢抱緊不要賣!
至於什麼是趨勢呢?這就要考驗個人觀察力了,
目前的趨勢不外乎雲端、5G等題材,
還有許多題材端看個人判斷這篇就不詳述。
(2)若你挑選的是穩定股票,可以看報酬率決定要不要賣
甚麼是穩定股票?中華電信是個很好的範例。
看中華電信的歷史故價,
絕大部分都是在101元~113元中震盪,

以2020年配股息4.43元來說,
若是你將股票賣掉可以高於4.43元的報酬,
那我會建議你賣股票。
因為這類型的股票若是你很有興趣,
在未來的一年中股價還是很有機會遇到低檔購入點,
不會遇到(1)這種股票一去不復返的情況。
(3)若你是繳稅大戶,建議你賣掉賺價差
台灣證券法規是不鼓勵大家存股的,
為什麼呢?
因為交易稅比配股息的稅金輕上許多!
台股交易稅金是賣出金額*0.3%,
而配息則有兩種算法
(1)股利納入所得稅中,
股利的總金額8.5%可列入扣除額,最高扣除額限8萬。
舉例來說你工作薪水的所得稅認列100萬,
今年投資有成賺取現金股利94萬,
則股利扣除額=94萬*8.5%=8萬(<規定8萬可全部認列扣除額)
則今年所得被提認 100萬工作所得+94萬股利所得-8萬扣除額=186萬
那如果先不管其他扣除額,則所得稅率為20%,
需要繳37萬的稅金,
而原本的所得只需要繳12%共12萬稅金,
來回差了25萬!
(2)股利稅金用28%計算,但不列入綜合所得稅
引此呈上述領94萬現金股利,則需要繳26.3萬稅金,
再加上工作所得稅的12萬稅金,共繳38.3萬。
因為稅金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戶會在發放股利前拋貨的關係。
小結
整理一下以上重點
發放現金股利=給你錢,但是為左手換右手,都是你的錢,
須注意是否有填息或是公司並沒有賺錢硬發股息;
發放股票股利=公司股本數擴張,你手上有的股票數會變多。
是否要領股息還是賣股票
(1)成長股不賣
(2)穩定股若價差比股息高賣
(3)高稅金族群賣
延伸閱讀:台股ETF 0050 六個投資策略分析
延伸閱讀:台股五大ETF推薦
延伸閱讀:挑選一支好的金融股,金融股存股最佳推薦
ChengLin
最近到了除息旺季,真的會對於留著領股息和賣掉賺價差有疑慮,感謝版主的文章讓解決我的疑惑!
Daniel
感謝版主的分享,從這清楚了解了除股息是什麼,今後投資也會注意這些細節~
HL
出社會後都在考慮如何增加收入,除權息的概念也是慢慢才搞懂,是很重要的相關知識!!!
yee
暑假(7、8月)是除息的旺季 對吧?
有些股票會在這個時間點上漲
到底該即刻賣出
還是等領完股息
得到小結論啦~~~~ (( by股市新手
Annie
感謝版主提供資訊,我個人主要都買金融股,看了版主的文章之後可以有別的選擇了!
馬克的足跡
其實要八萬的股利也是滿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