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的科系需要研修經濟學,
雖然我的經濟學老師教的…好吧我也忘記了!
因為我根本幾乎沒去上課!
但等到稍微長大一些,
開始踏入投資的世界後,
才發現經濟學如此的重要,
而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剛好近期讀到一本講解經濟學的好書,
這本書講述的方式就是緊扣我們的生活,
是看的到摸得著的經濟學,
下方就分享一些書中我認為有趣的理論。
內容目錄
『股價』怎麼訂出來的?
其實股票市場與一般菜市場的訂價方式是一樣的,
股票可能比較抽象一點,
我們假設今天要去市場購買「大白菜」,
會發生甚麼事情呢?
當今天拍賣者出價一顆大白菜90元時,
可以發現想買的人比想賣的人還多,發生供不應求的狀況!
因為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
等漲到一顆110元時,
購買者又覺得太貴,導致購買意願降低,
這時候就發生供過於求的狀況。
在來回了許多次之後,
最後買賣雙方以一顆100元的價格,
達到了價格均衡,
這時候想買的人跟想賣的人一樣多,
也可以說是市場價格。



讓我們回到股票市場,
其實概念是一樣的!
股價是市場上多數決的結果,
當今天市場上大部分的投資人看好這家公司,
在我用10元買不到的情況下,
可能會出20元、30元…去購買,
導致了股價的推升;
反觀當投資人覺得股票太貴,
因太想脫手賣出股票,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但有趣的是,
當今天有人買入一支股票時,
代表他看好這支股票未來的發展;
反觀賣給他股票的人看壞未來發展。
那究竟是誰對誰錯?
只能讓市場慢慢驗證。

自私自利才能帶動經濟!
很多人覺得中盤商賺的是暴利,是不應該賺的錢。
但事實上,所謂的經濟學就是:
『研究人類採取利己行動時,會如何發展的一門學問。』
並且他用事實證明了,當市場參與者皆採利己行動(也就是買方和賣方),
將會為市場帶來最佳的資源分配!
當然前提是在市場保持公平的理想環境下。
有一個地區,兩批人。
一批人住在山上,資源是採集香菇;
而另一群人則是住在海邊,資源是捕魚。
這時候有一群中盤商出現了,
他負責的是將山上的香菇和海邊的魚做流通。
其中買魚賣魚、買香菇賣香菇的人,
都是想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有了流通業者,才可以在山上買到便宜的魚;
在海邊買到便宜的香菇!
但如果有壞壞、很壞的流通業者呢?

這時候壞壞的流通業者就競爭不過好好的流通業者。
雖然兩者都是以賺取最大利潤為出發點,
但賣太貴時,消費者就會選擇不購買;
消費者的目標都是為了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高品質的東西,
而生產者則是會為了和他人競爭生產出越高品質的產品,
因此競爭對於整個社會的資源分配是好的。
GDP越高的國家越幸福?
GDP越高的國家越幸福?
GDP是指國家與附加價值的總和,且只計算有資金往來的項目。
A和B是兩個人口相近,且GDP相同的國家。
有一天A國總統心血來潮,
「進口」了一些蚊子,
A國的人就很受不了蚊子阿,
於是大量購買蚊香與電蚊燈,
然後……
A國的GDP就暴增比B國還高了!
這樣可以說A國比B國幸福嗎?

小結:所以經濟學可以在投資上對我們有幫助嗎?
我想或許無法帶你看完這本書後,
隔天就可以在市場上殺進殺出無往不利,
但經濟學卻可以讓你化繁為簡,
讓你更容易看清楚人類經濟行為所代表的本質是什麼,
或許在一些決策上會更有依據,
縱使結果與你預期的理論有所偏差,
也不會相距太遠。
最後分享故事中的一個小故事。
去吃到飽餐廳一定要吃到撐嗎?
很多人去吃到飽餐廳一定要吃到撐才覺得划算,
但其實吃到飽餐廳在你坐下來的那一刻,
就已經決定了這餐的費用,
不管你吃多或吃少都是付一樣的錢。
真正要關注的是你每多吃一口,
所獲得的「滿足感」為何?
可能吃到六分飽時,多吃一口獲得的滿足感最高,成本也最低;
但吃到九分飽時,多吃一口的滿足感很低,成本可能很高(吃太多肚子痛)。
(by 懶人經濟學創辦人-小賈推薦序)
因此搞懂經濟學,是一個讓你不會吃壞肚子的保健行為(?)
恰好這本書沒有談數據,是用一個個小故事告訴你生活經濟學,
滿適合初學者閱讀的。
延伸閱讀:衛斯理投資理財基礎書籍推薦!
延伸閱讀:股票數據分析流好書!喜歡投資有憑有據數字決定一切派不能錯過的好書!
延伸閱讀:打敗華爾街的闕又上先生教你慢慢投資美股!
馬克的足跡
好喜歡你用白話的方式解釋經濟學,小時候去吃到飽都會吃很飽XD但吃完後人真的會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