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斯理談股論金

理財投資與自我成長

理財投資

投資新手一定要知道的各種高風險操作工具(槓桿、融資融券、當沖、選擇權)

投資新手不可不知的股票高風險操作,選擇權、當沖、融資融券

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也造成了台股史上最猛烈的下跌與回擋。許多近期加入股市的股民們在這一個 波段一不小心就承受巨額虧損,從股票市場畢業並發誓永不再入場。究其操作失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購買了太多『高風險產品』。在投資市場中有眼花撩亂各種名目的投資方法,我認為多了解沒有壞處,為什麼呢?

(1)投資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詐騙,充分了解後才能有條理分出什麼是機會,甚麼是坑?

(2)很多自媒體也將這些操作形容成『無風險保證獲利』,多了解才能辨別風險。

(3)當充分掌握自己的風險控管度後,多些工具可用也能讓投資事半功倍

那接下來我們盡量用簡單的比喻和語言,為大家介紹一下市場上比較耳熟能詳的操作吧!以下列出的是我認知的風險操作,若有缺漏在麻煩留言提醒我一下。而寫出來的目的也不是教大家該怎麼操作,而是讓初學者可以對這些操作有基礎的認識,再判斷是否有深入學習操作。


資金槓桿

小時候大家一定都玩過翹翹板,他是一種可以用比較小的力量撐起更大力量的一種遊戲。而這種遊戲在金融市場處處可見,最常見的資金槓桿就是「買房」。一般民眾買房並不會用全額的現金購買,而是透過向銀行貸款的方式購買,借款的金額約當房屋價值的70%~80%,這是我們一般大眾最常接觸到的財務槓桿行為。

接下來介紹的各種理財工具多多少少都有用到「槓桿」的策略。我們不必聽到槓桿就像看到洪水猛獸一樣認為是壞東西,事實上應用得好的槓桿都有加速累積資產的效果,就像我們用槓桿原理一樣,舉起我們原本力氣撐不起來的東西;相對的有用得好的槓桿也有用得差的,加速資產累積也有可能加倍受傷,端看使用的人的功力如何。

纖瘦的人也可以利用槓桿原理抬起沉重的石頭

在使用槓桿前必須熟知幾個風險:
(1)槓桿有可能會讓你加倍受傷,甚至承受了你無法承擔的風險。過度的槓桿像句諺語:小孩耍關大刀-自傷的可能性比殺敵更高。
(2)就算策略沒問題,但槓桿之下心態必定會受到影響,建議先小額槓桿測試自己是否可以面對加倍的波動依然風平浪靜。
延伸閱讀:我用etoro槓桿一晚賺一千美金,但結果並不怎麼美好
(3)開槓桿必定伴隨費用,使用槓桿前需先了解費用的高低,以及試算過這樣需要賺多少才划算。

接下來我們介紹幾項台股常用的槓桿交易。


融資與融券

融資融券是信用交易的一環。簡單來說融資就是向券商借錢買股票融券為向券商借券賣出。融資與融券都是藉由向券商支付利息,進而達到運用資金槓桿加速投資效率的行為。

融資與融券的資格取得

須具備以下資格才能向券商申請信用交易帳戶

(A)申請人年滿20歲,且為中華民國稅務居民

(B)證券開戶須滿三個月

(C)證券戶最近一年成交10筆以上

(D)證券戶最近一年累積成交金額達申請信用額度的50%

(E)證券戶最近一年各項財產達申請信用額度30%

資料來源:http://www.se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G0100156

特別解釋一下(D)和(E)。假設你想申請100萬的信用額度,則過去一年需成交50萬以上,且你向券商申報的財產要達30萬以上。


融資與融券的額度

一般來說融資成數為股票面額的60%;融券則需要有90%的保證金。你可以用買房貸款來試想,融資就是你可以貸款六成;融券則是可以貸款一成。

舉例來說若你想融資價格600的台積電股票十張,則你需要的自備款為

60萬*10張*0.4=240萬台幣

而若你想要借券賣出10張價值600元的台積電,則你需要準備的保證金為

60萬*10張*0.9=540萬台幣

也就是說融資是一項2.5倍(10/4)槓桿的金融工具融券則為1.1倍(10/9)的資金槓桿工具


融資與融券其他額外的費用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券商願意借錢借券給你,當然要跟你收取一定的利息費用。

融資利息=(榮資金*融資利率*天數)/365

融券利息=〔(保證金+擔保品(即股票市值))*融券利率*天數〕/365

計算起來可能稍嫌複雜,讀者可以大概記一下。在台灣融資年利率大概在4.50%~6.65%左右;而融券的金額大概在0.125%左右;交易手續費約在0.14%。


融資最大的風險-融資維持率

目前台灣有融資維持率>166%的規定。融資維持率是券商控制風險的一種規定,為的是防止當發生股票下跌時,借錢的投資人就算將股票全部賣出也還不出當初借款金額的困境。

融資維持率與融券維持率

當股票下跌時,股票現值也會跟著下降(分子),融資維持率也將低於166%,此時券商就會向你催繳金額,降低融資金額(分母),使融資維持率再度拉升到166%以上。若要更簡易的算法,我們可以計算 股價*78%=融資追繳資金

要是投資者沒有及時繳交融資催繳金額,則融資買來的股票會被券商強制處置賣出,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融資斷頭。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些彈性,當融資維持率為130%時不會處置股票,但仍會催繳資金。

上述我們提到融資追繳資金為股價的78%,換句話說當買入股票後跌停兩根,購買的股票就面臨到追繳保證金,此時若大量的投資人繳不出保證金,就會引發大量的強制處置賣出融資斷頭,此時就會發生「融資多殺多」的狀況:股價下跌—>有些人不繳保證金被斷頭,有些人繳了保證金—>大量斷頭引發更嚴重的下跌—>繳交更多保證金。


融券最大的風險-軋空

當我們向券商借券想要放空個股,行為模式是我們先用向券商借一張價值一百元的股票賣出,一個月後股價下跌到50元,我們再買入還給券商,創造出50元的利差;但若股票反過來上漲到150元,我們則是會產生50元的虧損。

融券並非可以無期限的持有,當遇到(1)除權息 (2)股東會這兩個時間點前,必須將借券強制回補,也就是券商強制要求你買回股票,不論當時股價是多少。也就是說就算半年後你看準股價下跌50%,但若在上述兩個時間點時股價是上漲的,對不起你還是要承受虧損買回股票還券商。

有些大戶會看準個股借券放空比率過高的股票,利用資金強制拉抬到非常高的價位,甚至是漲停,讓放空借券的投資人根本無股票可買回,這就是市場上著名的軋空,前一陣子GME事件就是可以看到這樣的影子在裡面。

延伸閱讀:GME融券軋空啟示錄(short squeeze)


融資與融券比較表與心得

將上述的資料整理如表下

融資融券比較表

我自己認為融資與融券最大的風險除了在一開始購買時就購買了你無法承擔的數量外,不服輸可能也是風險之一。人類的天性要承認自己失敗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了當股票下跌,購買的融資商品面臨斷頭時,絕大多數還有資金的人會選擇補繳保證金,而不願冷靜看清楚趨勢,最後大多數的情況不是讓你凹回來,而是讓你越虧越多。


當沖交易

要說2021年台股最熱門的,那當沖交易一定可以算上它!當沖交易如果以字面上的意思來看的話,即為『當日購買的股票當日結清沖銷』,屬於極短線交易的一種!而台股特殊的T+2屬性,又可以讓投資者進行『無本當沖』,可以視為開了100%的槓桿,獲利與風險都相當可觀!

T+2交易屬性:和美股不同,美股要購買股票必須帳戶有足夠的金額,才能執行購買的動作。簡單來說你要買價值10萬的股票,帳戶就至少要有10萬的現金。而台股不同於美股有T+2屬性,所謂的T+2就是下單(T)後兩日才從帳戶扣款,這樣的屬性增加了交易的便捷性,但也增加了操作風險。



當沖的種類與資格取得

目前當沖共有兩種類型:(1)資券當沖 (2)現股當沖

(1)資券當沖:利用融資融券的方式進行股票當日買賣。若當日看好個股會上漲,就使用融資買入、融券賣出;若要看空股票則反向操作。

另外要能執行資券當沖帳戶必須具備以下資格:

(A)在交易市場開戶須滿三個月(不限同一券商)

(B)最近一年有10筆以上的交易紀錄

(C)最近一年交易成交金額25萬台幣以上

(C)須開立股票信用戶

(D)需要0.3%證交稅與依照券商不同的借券費

(2)現股當沖:在以前台股是無法做現股當沖的。但證交所為了刺激台股交易量推行了現股當沖,可在當日先買後賣,或是先賣後買。此外並不是每支股票都可以現股當沖,可參考證交所提供的每日當沖個股清單:https://www.twse.com.tw/zh/page/trading/exchange/TWTB4U.html


另外要能執行現股當沖帳戶必須具備以下資格:

(A)在交易市場開戶須滿三個月(不限同一券商)

(B)最近一年有10筆以上的交易紀錄

(C)須簽署「有價證券當日沖銷交易風險預告書暨概括授權同意書」及「證券商辦理應付當日沖銷券差有價證券借貸契約書」

(D)需要0.15%的證交稅


當沖的誘人之處與不可不知的風險

除了上述講的可以在當日鎖定獲利或虧損外,當沖最迷人的地方是資券當沖。因為台股T+2的屬性可以讓戶頭金額很少的投資人交易金額龐大的股票。舉例來說目前台積電的股價約600左右,換算台幣為60萬,一般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能買一張台積電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若你使用資券當沖,你可以一口氣購買10張台積電,若當日漲1%,你可以賺取60萬*1%*10張=6萬台幣,而且在這過程中你不需要付出10張台積電600萬的本金,這樣看似『無本』套利,一天賺幾百個便當錢的行為當然很吸引人!尤其是本金不夠的投資人。

但要注意的是,資券當沖並不是真的『無本』。不管是現股當沖或是資券當沖,除了交易手續費外,還要付證交稅、借券費,因此當沖若沒有賺取一定的金額是相當沒有效率的行為。

另外,雖然在進行當沖買賣時帳戶不需要有資金(資券當沖),但若你當沖的結果是虧錢,帳戶又沒有足夠的資金繳交,那可是會發生違約交割這種嚴重的行為!舉例來說,若先前當沖的很有心得覺得自己是當沖小天才,今天一口氣資券買了100張台積電看漲,結果最後收盤不幸從600元股價跌到590元,此時你就一口氣虧損了 100萬台幣(股價下跌1萬台幣購買100張)!若你的戶頭在T+2時間內沒有補足100萬虧損金額的台幣,就會違約交割。

違約交割是甚麼:股票買方沒有在下單後的第2日的早上10點前付款,稱之為違約交割。違約交割發生後會凍結股票帳戶、最高交割股票7%的罰款、影響個人信用額度(之後辦信用卡或貸款可能卡關)、甚至面臨刑事責任!因此投資人千萬不能違約交割!

而在當沖最大的風險就是買到成交量小、或是當日漲停/跌停鎖死的股票。這種狀況根本不讓你交割,也最容易產生違約交割。通常在遇到系統性風險時,投資人又沒有足夠的現金,大量的違約交割就由此產生!


資券當沖與現股當沖比較表

資券當沖與現股當沖比較表



當沖小結

看完了以上當沖的優點與缺點,整理為以下幾點總結。還是要提醒各位投資人,股價短期的漲跌都有一定的隨機性,因此當沖這種極短線的操作除了耗神費力外,比起其他投資方法可能『看老天爺臉色』佔成功與否比例又更高一些,請各位投資朋友要再三思考清楚。

1.當沖分為資券當沖與現股當沖,其中資券當沖資金運用較有效率,風險也更高。

2.資券當沖是一種開了100%槓桿的高風險操作,使用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3.風險承受要以「不會產生違約交割」為低標。我的建議是你最大資金有多少錢,就只能開到那個程度的槓桿。舉例來說假設當日會有股票鎖死的狀況沖不掉,你是否有足夠的資金買下股票,當作自己當沖的極限。

4.當沖不是無本交易,還有各項費用與稅金要繳交,因此建議要當沖的標的要有一定的價位,不要找雞蛋水餃股。


選擇權

選擇權被稱為「獲利無限,損失有限」的一種投資工具。也因此近期來我很常在Youtube上看到相關選擇權的教學廣告。選擇權是一種由時間與價格打造的契約交易,因此你買的是一份契約並非實際股票。確實他是一種可以控制損失的投資方式,所以我們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選擇權。

買權(Call)與賣權(Put)-權力方

假設你是一般消費者,今天要購買現在疫情期間需求量最大的商品口罩,目前口罩一個5元,你預測未來會漲價,因此你跟口罩大盤商訂下契約:「我付你20元訂金,一個月之後我用一個口罩7元的價格和你買200個口罩。」

一個月之後若口罩漲價到一個10元,則你可以依照契約和口罩大盤商買下一個7元的口罩200個,你在這項交易中可以賺取 600元【(10-7)*200】;反之若你發現一個月後口罩不漲反跌到一個剩下4元,你知道與其和口罩大盤商履行契約用一個7元買,不如你去市場上買4原地來的划算,因此選擇放棄履行契約,損失訂金20元。

上述的行為我們稱為選擇權的買權(Call),為了避免後續說明搞混,我們之後統一稱買權為Call。

相對的,若你今天是韭菜農夫,你怕未來因為天災影響導致韭菜價格崩跌。現在市場價格是1斤40元,你與韭菜大盤商訂下契約:「我給你訂金200元,一個月後你要用1斤40元的價格和我收購韭菜。」

在一個月後韭菜如你所料下跌到1斤剩下30元,此使你仍然可以要求韭菜大盤商要以1斤40元的價格收購你種的韭菜;但若韭菜價格上漲了,則你可以選擇不履行契約損失訂金200元,去市場上販售你的韭菜。

上述的行為我們稱為選擇權的賣權(Put),為了避免後續搞混,我們之後統一稱賣權為Put。


選擇權中的義務方

上段的例子中你可能有發現,其中有一個腳色我們稱之為大盤商-賣口罩的大盤商與買韭菜的大盤商。在選擇權內我們稱為賣方,也就是選擇權的義務方。

在選擇權中不論是買買權(Call),還是買賣權(Put)都稱為買方,選擇權的權力方,只有買方才有權利選擇要不要執行契約,而賣方則是有義務接受買方的選擇。

選擇權賣方的獲利來源我們稱為收租金,也就是當買方決定不執行契約的權利金。我們從歷史經驗來看,股票多數的時間是呈現盤整型態(除了2020、2021妖年),因此在股價波動不大的情況下,選擇權賣方的確是可以穩穩地收租,即使看錯方向,但若漲跌的幅度沒有達到履約價格,則選擇權賣方還是可以收錢。

選擇權的延伸運用-投資保單

選擇權對於一些股票大戶來說,還可以用來當作投資股票的保單。舉例來說,今天我看好台積電的股票,我以600元的價格買入,但我仍擔心之後會有不如我所料的下跌,此時我可以用600的價位購買Put,若之後股票上漲了,那我選擇不執行契約損失一些保證金;而若股票下跌,則我們可以從選擇權中獲利。

這種方法對於資金大戶是較適合的,原因在於不論是保證金或是不履約都是一項投資成本,當你今天投資金額不夠大,則這項成本會吃掉你絕大部分獲利,因此大家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延伸技巧,將來有機會可以運用。


選擇權的最大風險

我們直接破題來說,建議不要當選擇權的賣方。就上述的例子來說選擇權賣方是一個「獲利有限,但風險無限」的一種選擇,在市場無太多起伏時的確是可以穩定收租的一種交易,但當市場下跌時你可能就會承受相當大的損失。

舉例來說以交易一口小型台指期110點賣出買權(Sell Call),若此時點數為10000點,且時間到了未到履約價格,則可以獲利110*50=NT$5,500元;但若不幸點數上漲到11000點,則會虧損
〔(11000-10000)-110〕*50=NT$44,500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賣方時若遇到市場系統性的上漲或崩跌,會讓你的損失超乎想像!2020年中就有美國青年當選擇權賣方,但因市場不如預期帳面虧損巨大而選擇自縊。

新聞連結: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130-20-year-old-robinhood-customer-commits-suicide-after-seeing-a-730000-negative-balance

而當選擇權的買方也並非毫無風險,在一個月內選擇權內有多個合約,若此時有大戶大量掛單,或是交易冷門的商品,就可能造成成交價格跟想掛單的價位不同,不在預計點位成交我們稱為「滑價」,這也容易造成投資人意外的虧損,所以在買賣冷門股時要特別注意。


小結

今天這篇文章介紹了融資融券、當沖與選擇權。這篇介紹的目的不是要鼓勵大家使用,也不是要說這些都是妖魔鬼怪。金融衍生商品終究還是一種工具,就像刀子使用的好可以做出一道道美味料理,但若不會使用或使用不當,就容易讓自己受傷。

給小朋友第一次用剪刀,通常我們會告知他有什麼危險,這篇文章主要目的也在此,而之後我們可以讓他慢慢嘗試安全剪刀、小剪刀等。在投資市場上任何的工具我們也不應該過度妖魔化,而是要先了解它的危險性,在這之後更詳細的認識他,最後才是好好使用。

當然還有許多工具還沒介紹,如期貨、權證等等,之後有機會再介紹了。

4 留言

  1. 确实,需要先了解这些投资工具,才来决定是否要来使用。
    版主每一样都解释得非常详细,也获得不少新的知识,谢谢!

  2. 這篇挺有趣的,把名詞解釋的很活潑,更好理解了,真的是很用心分享耶~
    懇請版主文章借轉貼~

  3. 以前我也覺得選擇權或是融資是很可怕的東西 但其實它只是一項工具 工具並沒有好壞 而是使用他的人把它用好或用壞 看完版主的介紹之後 我對這些工具又更熟悉了 讓我知道自己該在何時使用他們了

  4. 這幾個名詞真的是很重要 尤其是對我這種投資小白來說 哈哈 非常感謝版主無私分享 超棒的文章

發佈留言

佈景主題由 Anders Norén 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