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走強美元走弱,
剛好最近有一個朋友在和我討論 台幣換美金 投資美股的事情。
我認為這要切成兩個問題討論,
1.台幣美金後續的匯率走勢
2.該不該投資美股
本篇文章會幫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看懂幾個匯率市場的名詞
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
匯率在我們生活周遭出現的機率其實不高的,
通常只有在準備出國玩的時候,
我們才會考慮看看匯率的狀況,
決定甚麼時候換匯。
我們通常看到的匯率面板有幾個關鍵字
“現鈔買入“、”現鈔賣出“、”即期買入“、”即期賣出“。
(對照英文為 “Cash Buy”、”Cash Sell”、”Spot Buy”、”Spot Sell”)

現鈔買賣很好理解,
就是你個人捧著大把的台幣直接走到銀行換成美金;
反之捧美金換台幣也是一樣的意思。
而即期買賣則是透過「戶頭裡的錢」做轉換,
這樣的轉換只是銀行系統上數子的轉移,
比起現金的轉換-需要承擔假鈔、保管遺失等風險來說更低,
也因此一般來說 現金匯率是比即期匯率來的更差的。
關於生值與貶值
再來一般在新聞中常聽到的「升值」與「貶值」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兩個詞彙還要搭配著它的”主詞”表達才更加完整。
若說到新台幣升值,則代表台幣的價值提升,
例如若台幣美金由30:1變為28:1,
意思是原本換一塊美金需要30元台幣;
現在只要28元台幣就可以換到一塊美金,
台幣的購買力提升了,也就代表台幣的價值提升了,
所以我們會稱台幣升值。
反過來的狀況則會稱台幣貶值。
美金台幣波動對於市場的影響
上面說到台幣的升值或貶值,
所以看字面上的意思,”升”值就是好的,”貶”值就是差的嗎?
其實這也是一體兩面的狀況。
當新台幣升值的時候,
新台幣的購買能力就相對提高,
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今天假設我們疫情已經結束了,
準備去美國玩樂度假,
若匯率是30:1,則我拿600,000元台幣可以換到2,000元美金;
但當台幣升值到28:1的時候,
同樣拿30,000元台幣就能換到約2,142美金,
整整多出了142美金,幾乎等同於送你一個Apple air pods pro。

但對於以出口為生,尤其是台灣擁有大量出口貿易產業,
台幣升值恐怕就不是那麼快樂的事情了。
因出口貿易的台企幾乎都是以美金結算,
但成本方面卻是要花台幣,
就會造成一定的匯率損失(匯損)。
以台積電為例,它所販賣的晶圓是以美金售價,
但生產所需的物料成本、人力成本等等卻又是以台幣支付,
這一來一往間就會造成公司匯損,
甚至在財報方面也會更加難看,
明明公司在賺錢且有成長的,
去年賺一百萬美金;今年賺一百零五萬美金,
但做回財報上30與28的匯率,
卻又顯現出公司去年賺三千萬台幣,
今年賺兩千九百四十萬台幣,看起來衰退六十萬的尷尬窘境,
最近新台幣的升值也有一些業界老闆打趣的說:
「我每天什麼都不做,只坐在家裡就每天賠掉一台賓士。」

當然業界也會用別的手法,例如投資等降低匯率對公司營運的風險,
但經由以上這兩個例子可以說明
匯率太高或太低對於國家都不是好事,總有一邊會跳腳。
穩定的匯率才是各國央行追求的目標。
影響匯率波動的關鍵因素
穩定的匯率已經成為共識了,
那我們就必須了解為何這次台幣會如此快速升值,
一路衝破”楊金龍防線“與”彭淮南防線“。
楊金龍防線與彭淮南防線:講述的是兩位央行總裁在位期間,台幣升值最高點。楊金龍防線為台幣:美金=29:1,當突破楊金龍防線視為台幣開始走強;而彭淮南防線則是台幣:美金=28.5:1,一般會認為是個投資美金的好時機。
講到兩國匯率,就要講道互動關係,
就像是兩個人會吵架一定不是只有單方面的不開心,
不然也吵不起來!
美國影響匯率面
可分為三個面向:避險、美元利息、量化寬鬆。
美國是世界上最健全的經濟體,
幾乎所有國家的外匯都是以美金結算,
因此也造就美國超然的經濟地位
(另一方面來講美國也因為有美元特別的混帳)。
所以美元一向被視為避險的資產,
當今天世界上除了美國其他地區發生天然或是人為災害時,
大家對於美金的避險需求提高了紛紛購買美金,
如美中貿易戰以及新冠肺炎爆發初期美元指數都飆上新高。

另一個影響美元的強因子是美元利率。
為了活絡市場經濟,政府有時候會將他的手伸入干預,
將整體利率調降。
可以想像成利息降低,
錢放在銀行更沒吸引力了;
借錢的成本更低了,我敢借錢去投資創業,
因此整個市場也將活絡起來。
但由於美元利息降低,美元這項產品相對來的不吸引人了,
因此投資市場會紛紛將錢轉向有更高利息的地方,
美元購買的人少了自然美元指數就下降。
最後則是這次疫情看到的,
大量的量化寬鬆。
市場上的”鈔票”多了,相對來說也就不值錢了。
就像松露很貴是因為好吃又難取得,
若今天松露跟香菇一樣多菜市場隨便都看的到,
那松露的價錢一定也會下降。
量化寬鬆造成的影響也一樣。
台灣影響匯率面
也可分為三個方面:資金回台、炒匯、老大哥我怕怕。
從美中貿易戰開始,
各位應該可以看到大量的新聞說-台商回台投資,
大量的資金從人民幣或美金換成台幣,
對於台幣升值有相當的推助力!
台幣現在有多多?
各位可以看看近期的新聞就會很有感,
是否又有台灣錢淹腳目的感覺?
延伸閱讀:台灣史上最高超額儲蓄超過新台幣三兆
延伸閱讀:好市多158萬遊艇現金買走!
我們甚至可以說台股的漲幅也有一部分是靠著大量資金注入。
當然台灣防疫相對成功,
以及美中摩擦台灣似乎是對於外商來說很好的西進基地等理由,
也是吸引大量投資入台的原因之一。
當然政府也有規定回台資金的應用,
避免將匯率推波助瀾。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像近期(2020/11)金管會就揭露,
外資透過購買反向ETF,
規避台灣相關金融規定間接炒匯,
目前已知帳上餘額高達480億台幣,
我想這也間接造成匯率的提升。

當然政府有更強力的手段去控管匯率,
但這時候卻也要顧及美國老大哥的心情:
「你ㄚ的我美元在貶值,你們還在強力控管匯率讓我的外匯損失加大,給不給面子阿?」
美國2020/12就將10個國家列為『外匯操縱國觀察名單』,
其中一個國家就是台灣。
會怎樣嗎?
就看老大哥心情,
心情好就是代表我在注意你了喔小心點;
心情不好就貿易制裁的大刀砍下來了,
我想這也是台灣綁手綁腳的原因。
我現在該換匯嗎?
這篇文章發布的時間美元台幣匯率約是28.4左右,
已經突破了楊金龍彭淮南連線,
再加上以下資訊綜合考量
‧美國要繼續印鈔量化寬鬆
‧FED表示未來三年類不打算升息
‧台幣在繼續升值企業受損太嚴重,到時政府也顧不了老大哥很有可能強力干預
其實我門在更質性化一點描述,
台幣美金未來的走勢你可以看成兩個面向
1.美國未來國力走強還是走弱
2.台灣未來國力走強還是走弱

我認為兩者皆走強,
再加上以過去美元台幣匯率走勢來看,
是非常值得一換的!

但鳩都馬得!
換匯之前請先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1.你的資金夠多嗎?
購買美金是種資產配置的概念。
我一直主張小資族其實不必做資產配置,
一來資產過度分散管理其實很累,
資金小效益又不高;
而來資產配置其實有費用存在,
對於小資金來講這費用又是重中之重。
以美金台幣兌換來說,
皆會收取0.3%~2.2%的費用。
2.你在那裡生活?
承接上題,
若你打算要移民美國久居,
那其實不用考慮這點;
但若你考慮在台灣生活,
你就必須考慮到生活費的問題。
假如你突然看到夢中理想的房子想要購買,
但你前一陣子把幾乎所有的存款拿去換美金,
我想建商也是不會收的。
至於美金佔資產的比例是多少,
每個人見仁見智,
我自己是抓約30%。
3.你的閒錢可以放多久?
外匯市場波動在一般狀況下是相對穩定的,
因此若你想要快速進場獲利了結,
這是比較不切實際的。
可能5-10年是要有做好的心理準備。
我該換匯投資美股嗎?
我認為要分開來看換匯與投資的原因在於,
換匯當你今天急需用錢時,
只需要考慮會不會有匯損;
而換匯投資卻又要多考慮是否投資標的正在虧損中,
且手續費又多了一道。
延伸閱讀:我該投資美股嗎?一張表讓你馬上了解!
以我自己對於風險的角度來看,
假設我有100萬台幣資產,
我可能會換30萬台幣的美金,
然後投資20萬台幣的美股做為資金風險控管。
那當然有另一個情況我是強烈推薦投資美股的,
那就是到期的以美元計價保單或是基金。
若是六年期保單且今年到期換回台幣,
我相信利息的收入可能僅僅,
或是甚至無法打平匯損的。
(每個人對於風險定義不同僅供參考)
因此在美國銀行低率的狀況下,
我會建議將到期的美金計價產品轉為美股ETF,
而因為美股現在位處高點(雖然聯準會說:是有點高啦!但還沒有很高)
我建議是拆散時間分批投入,
以台幣美金匯率水位來說,
再跌也沒多少了。
放在股票市場中享受市場成長報酬,
並避開匯率風險,
我想會比直接在匯率如此差的情況下換回來。
小結
以上為筆者對於匯率一些小小的看法,
畢竟沒有很深入研究,
若是有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另外前幾年有整理一份報告,
為一本書-躁動的美元讀書心得,
講述美元的發展歷史,
以及現在美國為世界強權和美元息息相關的故事。
整體描述挺有趣的,
我有時間再寫成文章。
IL
如果美元匯率持續下跌, 有機會造成環球金融、貨幣震盪,屆時台灣股市不一定像現在一樣水漲船高,而且版大說得很對,如果生活在台灣,閒錢不多的話,參與美元買賣前需要再三考慮。
舵風格
原來買美金不是看他一直跌就一直買
而是也要考慮其他許多面向
謝謝版主分享
Summer
感謝版主的分享.淺顯易懂.很好的建議.
bodynewlife
原來還有這麼多面向要考慮啊 常常都覺得只要跌了就是買進 其實真的沒有我想的這麼簡單啊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大推
馬克的足跡
覺得有些閒錢可以換一些起來投資~~~